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08的博文

言论

  未成年做成年的事,订婚时做分手的事,刚恋爱做结婚的事,结婚时做再婚的事。——有人这样描述某些人的婚姻状况   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地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屠格涅夫   犇!——最新网络语言,认为这是“牛”的最高级,意为“真牛,特别牛,牛到家了”   要知道五年后企业要怎么领导员工,你该看看现在的网络游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李夫兹称,网游正在改变下一代精英的思考方式   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你年薪十万。——一个“败家”美眉说   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结婚时的庆典规模将对其婚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婚礼办得越是隆重和豪华,女性婚后步入正常生活轨道的难度就越大。——美国心理学协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卖烟的最赚钱,卖油的最来钱,搞商贸的最省钱,银行最有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杜评价中国企业500强   女人之美,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态。以镜为镜,可以观貌;以女人为镜,可以动情;以男人为镜,可以生态。无貌,还可以有情;无情,还可以有态;有态,则上可倾国,下可倾城。——美之签 ——摘自2008.12读者

言论

  从正面看,是伟大的神(God);从反面看,是卑鄙的小人(dog)。其实人们所犯的罪恶(evil),反过来,正是为了活着(live)。——换个角度就不一样   做人都不容易,尤其是做得不像个人的时候。——贾平凹   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神为难了。——郭德纲   结婚就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可能不方便,但冬天来时会觉得挺暖和。——网上一则褒庇自由与婚姻的帖子   55分可以当温总理的同事!——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专家,主讲人赵铃铃这样鼓励人们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务院办公厅笔试分数平均55分   这证明了中国人脱离农业社会不久。——有人如此分析为什么中国人说话普遍嗓门大。在农业社会,田这头的人跟那头的人说话必须靠喊,于是身体里就有了嗓门大的基因   一个企业成功和一个运动员夺取冠军颇为相似,很多时候,成功的并不是经历苦难最多的,往往是因为他有运气,没有遇到让自己毁灭的灾难才一直走到现在。——从“体操王子”转型为成功人的李宁解释自己的成功 ——摘自2009.1读者

医生和小孩

心理医生在治疗一个心理不正常的小孩。 小孩哭闹着说:“我要吃蚯蚓!” 医生听了,便说:“为什么要吃蚯蚓?” 小孩说:“因为那是根面条。” 为了找出小孩心理不正常的原因,医生便叫护士到外面的花园挖了两条蚯蚓回来。医生说:“蚯蚓来了,你吃吧!” 小孩说:“我要油炸的!” 医生心想:“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怪!” 为了找出他心理偏差的原因,便又叫护士去把蚯蚓油炸。炸好了,医生端着盘子,拿给小孩,说:“来,吃吧!” 小孩说:“我只要吃一条,另一条要医生吃!” 小孩又接着说:“医生要先吃,我才吃!” 这下,医生头大了……为了治好小孩,医生只好硬着头皮,将其中一条蚯蚓吃了! 突然,小孩号啕大哭,边哭边说:“你把我要吃的那条吃了,我不吃了!” ——摘自《读者》2008年19期“漫画与幽默”

战战兢兢

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战战兢兢”四个字,随即叫小鹏:“你来念一下。” 小鹏站起来念道:“战战克克。”  老师不动声色,问小亮:“他念得对不对?” 小亮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对。” 老师大喜:“那么你来念一下。” 只听小亮念道:“战战克克克克。” ——摘自《读者》2008年19期“漫画与幽默”

诗人流沙河

  流沙河,早就与“大毒草”《草木篇》一起闻名全国。如今,流沙河与他的新诗一起又与读者见面了。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23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读书时,就是一个追求光明、酷爱文学的少年。他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时他17岁,正在四川大学农化系读书。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决计脱离它而独立生活,毅然辍学前往山区当了小学教员。   流沙河的文学才华受到党的重视,经作家西戎推荐,他被调到《川西农民报》工作,1952年转入四川省文联搞专业创作。这时他已是一名青年团员,他以他的赤子之心,写了许多歌颂党和毛主席的诗篇。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青诗人在成都创办《星星》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流沙河借物咏志的《草木篇》及其他作者的各种流派的好作品,在全国一枝独秀,深受读者欢迎。   “反右”开始,《星星》被指控为“反党刊物”,《草木篇》则是最毒的“大毒草”。天真的流沙河以为这只是一场误会,跑到西安避风。不久被勒令回成都接受批斗,接着被戴上“大右派”帽子(时年25岁!),留文联机关监督劳动,当“反面教员”。   当他在西安“避风”时,正值成都市川剧团在该市演出。一天,一群年轻川剧女演员在骊山游览,忽然有人惊叫:“看!那个勾着脑壳散步的就是流沙河!”一双双目光投向他,其中一双久久不能收回:想不到,“猖狂向党进攻”的流沙河,竟是位形容可怜的青年!她对他产生了同情。后来,又从一位老作家口里了解到流沙河的为人,更为他感到冤屈,她设法接近他,给他一些安慰。   这位女演员,就是后来做了诗人妻子的何洁。   “文革”将要开始,报纸上已在点名批判“三家村”的时候,他被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城厢镇。唯一为他送行的人就是何洁。她同情他。她更爱他——爱他的气质,爱他的人格,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回到老家劳动改造,流沙河当了一名锯木匠,用大锯将圆木锯成板。三个月后,何洁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在当时,能够和“右派”离婚可算是“幸运”的了,她却抛弃了工作,从成都来到了县城。她并非没有想到当这种人妻子的艰辛,特别像流沙河这样说来很可怕的人物,但决心永远和他在一起。   1966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他俩新婚的日子;门外是背着刺刀枪的武装民兵,屋里没有一个客人;流沙河的老母做了一小碗红烧肉,一家三人围着小桌庆贺喜事。   替...

孙中山灵柩葬在何处

  孙中山先生逝世至今已55五周年。对于他遗体问题,有各种传说,有的说解放前被运到台湾去了,有的说风化了,传说纷纭。坟葬的实际经过是:   孙中山对他的遗体和葬仪曾做过吩咐。对于遗体,他叫送给协和医院作医学解剖研究。至于葬仪和棺式,他吩咐仿照苏联的殡殓办法,也要任民众瞻仰遗容。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遗体送北京协和医院施行手术(去内脏)和防腐。当时苏联赠送的玻璃盖钢棺未运到,因此暂殓于西式玻璃盖楠棺内。灵柩停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1929年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市中山陵。移灵时,遗体从楠木棺内移至欧式铜棺中。换棺时,遗体上换下来的民国大礼服大礼帽放在原厝的西式楠木棺内,封存在石塔中,作为孙中山灵柩停厝该寺的纪念,这就是“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孙中山遗体虽经防腐,但终因技术水平问题,不久皮肤颜色黯淡变黑,经专家鉴定,不能长期保留瞻仰。经当时“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改用欧洲铜棺盛殓、土葬。192年5月26日起灵南下,6月1日安葬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中山陵。   孙中山灵柩所以安葬在南京,是因为:孙中山于1912年初在南京就任大总统到钟山(即紫金山)游历时曾表示过:“候他日逝世后,当国民乞此一块土,以安置躯壳也。”   中山陵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山东人)设计建造的。中山陵墓从1926年3月12日奠基,至1929年6月1日安葬,用三年多的时间。陵墓面积共八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祭堂、墓室、墓道和碑亭等。墓室内放着孙中山大理石卧像,供人们瞻仰。装殓在铜棺内的遗体就安葬在卧像底下的长形墓穴中,用钢筋水泥封固。据至今还健在的拱卫孙中山陵墓的老人证实,陵墓至今未移动过,完好无损。   原载1980年中山大学校刊 江林宣 摘

郭沫若的党籍问题

  郭沫若同志逝世后,许多有关他和党的关系的记述不甚明确,弄得读者不免对郭老的党龄发生了错误的看法。有人以为郭老真的长期是党外民主人士,只是在全国解放后才重新入党,这是不合史实的。郭老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在行军作战中经周恩来同志和李一氓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的党龄应从1927年一直算到1978年逝世为止,一共51年。   或者有人觉得郭老在大革命失败后去了日本,是自由行动,那十年是自动脱党,所以在全国解放后才重新入党的吧?不是。郭老去日本隐居,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作,那是经过当年党中央决定,保留党籍,完成党给予他的一项重大任务的。当年,白色恐怖遍及全国,一般党员投身于农村的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一部分党员留在白区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地下斗争而不断遭受国民党的逮捕和杀害。郭老当时已是著名的革命文学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许多国民党人都认识他。按当时他个人的具体条件,党不能把他当做一个普通党员派到乡村去打游击,也不能让他继续留在上海听任国民党的杀害。   郭老和董必武、钱亦石等党员去日本(董老到日本后又转往苏联)隐蔽待命,直到1937年祖国抗战爆发,才逃出日本归国。因此,郭老一从日本平安回到上海,他的党籍就恢复了,叫做特别党员,以无党派人士的面目,开展了公开的抗日民主革命活动,去带动当时的广大民主人士向中央靠拢,起了比一个党员更大的作用。他当时是受中央长江局周恩来同志等少数负责人直线领导,不过党的小组生活,不和任何地方党委发生关系。他被周恩来同志决定出任国民党军委政治部第三厅中将厅长时,也只是让三厅的党特支三个负责人(冯乃超、刘季平、张光年)知道他的特别党员身份,秘密出席党中央长江局有关第三厅工作的重大会议。   这样,郭老一直到全国解放后才结束非党人士的身份,对社会宣告重新入党,成为公开的共产党员。 (摘自《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二辑)

蠢人的天堂-艾·辛格(美国)

  某一时,某一处,有一个叫卡狄施的富人。他有一独子名阿特塞。卡狄施家中还有一位远亲孤女,名阿克萨。阿特塞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孩,黑头发黑眼睛。阿克萨是蓝眼睛金黄头发二人年纪大约一样。小时候,在一起吃,一起读书,一起玩。长大了之后二人要结婚那是当的事。   但是等到他们长大,阿特塞忽然病了。那是没人听说过的病:阿特塞自以为是已经死了。   他何以有此想法?好像他曾有一个老保姆,常讲一些有关天堂的故事。她曾告诉他,在天堂里既不需工作也不需读书。在天堂,吃的是野牛肉鲸鱼肉;喝的是上帝为好人所备下的酒;可以睡到很晚再起来。而且没有任何职守。   阿特塞天生懒惰。他怕早起,怕读书。他知道有一天他须接办他父亲的业务,而他不愿意。   既然死是唯一进天堂的路,他决心越早死越好。他一直在想,不久他以为他真的死了。   他的父母当然是很担忧。阿克萨暗中哭泣。一家人竭力说服阿特塞他还活着,但是他不相信。他说:“你们为什么不埋葬我?你们知道我是死了。因为你们,我不得到天堂”。   请了许多医生检视阿特塞,都试图说服这孩子他是活着的。他们指出,他在说话,在吃东西。可是不久他少吃东西,很少讲话了。家人担心他会死。   于绝望中,卡狄施去访问一位伟大的专家,他是以博学多智而著名的,他名叫优兹医生。听了阿特塞的病情之后,他对卡狄施说:“我答应在8天之内治好你儿子的病,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做我所吩咐的事,无论是如何的怪。”   卡狄施同意了,优兹说他当天就去看阿特塞。卡狄施回家去告诉他的妻、阿克萨和仆人们,都要依从医生的吩咐行事,不得起疑。   优兹医生到了,被领进阿特塞的屋内。这孩子睡在床上,因断食而瘦削苍白。   医生一看阿特塞便大叫:“你们为什么把死人停在屋里?为什么不出殡?”   听了这些话,父母吓得要命。但是阿特塞的脸上绽出了微笑,他说:“你们看,我是对的。”   卡狄施夫妇听了医生的话虽然惶惑,可是他们记得卡狄施的诺言,立即筹备丧葬事宜。   医生要求将一个房间准备得像天堂的样子。墙壁挂上白缎,百叶窗关上,窗帘拉密,蜡烛日夜点燃。仆人穿白袍,背上插翅,作天使状。   阿特塞被放进一具开着的棺材,于是举行殡仪。阿特塞快乐得筋疲力竭,睡着了。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在一间不认识的屋子里。“我在那里?”他问。   “在天堂里,大人,”一个带翅膀的仆人回答。   “我饿...

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舒婷(中国)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 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 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 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 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的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1977年7月25日 (原载《诗刊》)

语丝

天然的才能好像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培根 壮志如激流,永不返顾。——约翰生 真实的功业好像流,愈深愈静。——哈尔法克斯 错误像草浮在水面,而寻珍珠就要潜入水底。——德莱敦 成功的心如锥子,钻于一点。——傅费 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他比无知更危险。——萧伯纳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萧伯纳 要想一下子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巴浦洛夫 对于有心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无用的。——法国谚语 嗜好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葡萄牙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迷失方向。——芬兰谚语

世界各国新年风俗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欢度新年,把对未来的向往、希望和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与新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越南,橘子树被当做是新年树。除夕夜晚人们通常都送给朋友们一些半开放的桃花枝;各个家庭都和朋友们一起坐在火炉旁讲故事,抚今追昔,叙旧迎新。   在蒙古,严寒老人装扮得像古时牧羊人的模样,他穿着毛蓬蓬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狐皮帽,手里拿着一根长鞭子,不时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   在日本却是另一种情形。除夕午夜时分,全国城乡庙宇里的钟都要敲一百零八响,当然、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这钟声是通过广播电台来传送到全国每一个角落里的。按照习惯,随着最后一声钟响,人们就应该去睡觉,以便新年第一天拂晓起床,走上街头去迎接初升太阳的第一道霞光。谁要是睡过了这一时刻,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不吉利。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制作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以便新年节日里放。   伊朗的新年正好是春季到来的节日,隆重的庆祝仪式要持续一周。家长要为全家准备新衣服。在迎接新年的时候,人们总是涌上街头,生起一堆堆的篝火,一个个从篝火上跳来跳去,尽情狂欢。照规矩在除夕夜12点,人们手里要拿一杖银币,同时,伊朗人认为,新年里把自己家里所有的旧陶器统统打破,是一个好的预兆。   缅甸的新年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照传统习惯,人们要互相泼水祝福,不论是亲戚、朋友,或者是素不相识的人,谁也不会因全身被泼得透湿而见怪。   自古以来印度就保持着一种习俗: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发脾气。人们认为:新年的第一天过得和睦与否,关系到全年。   新年的第一天,几内亚人按传统习惯都牵着大象在街上走来走去。这时,人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埃塞俄比亚的新年是9月中旬,正好与收获节碰在一起。这时,人们聚集在城郊或村头,每人都随身带来一捆干树枝,然后,把树枝架在一块点燃,当篝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人们便围着篝火行进、游戏、唱歌跳舞。   意大利人过新年的风俗特别:除夕的夜晚要把自己家里不需要的什物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是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怪的童话故事,说这个女妖怪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些礼物,放在他们的鞋子里。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从来就把猪视为成功和幸福的象征。他们新年聚餐一定要吃猪肉。维也纳的国家造币厂在新年前夕制作专...